“这些药,真管用,你看,我脚上这个地方原来有一块癣,用药之后,好多了!”
7月10日上午,保靖县葫芦镇傍海村很热闹,村民石亮明正在向村民夸赞他领到的药品效果好。
现场,几位女生正在为一位老奶奶测血压,量血糖,做按摩,老奶奶被“伺候”得非常舒服,连说“这些孩子真好!”。
这些“孩子”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管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组织的 22 名学生志愿者。
从7月7日开始,志愿者们在该村开展为期四天的“三下乡”活动,活动期间,他们为村民免费分发10万余元的非处方药品、医疗器械,给村小孩子们上课,对村里进行社会调查。才来两天,村里上下被这些志愿者们翻了个“底朝天”。
据了解,湖南中医药大学管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每年都会在全省各地组织开展“三下乡”活动,今年,该院的“三下乡”活动首次来到湘西。
说起这次活动,不得不说到该院大一学生向杨。
向杨是湘西人,高中就读于保靖民中。中学阶段,成绩优异的向杨因为家庭困难,多次想弃学。高三毕业,他终于考上大学,却因为没有学费,一家发愁。最后,学校一名叫石平发的老师为他争取了社会赞助6000元,让他解了燃眉之急。
前段时间,向杨听说院里暑假要组织“三下乡”活动,他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跑到负责该活动组织的学校团委,争取活动能不能在自己的家乡保靖举行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向杨的诚意打动了学校领导,学校“三下乡”活动最终确定在傍海村开展。
“感觉自己能为家乡做点事,真得很开心!”向杨一脸兴奋。
那为什么活动偏偏要选在傍海村呢?
刚聊到这,一位40来岁的中年男人来到村部,向杨介绍,他就是自己的恩师——石平发。
原来,傍海村是石平发的家乡。
石平发,中等个,小平头,显得干练,说话更是和气。在保靖民中,他专门负责社会支助这一块工作,多年来,他帮助了不少像向杨一样的贫困学子。
前不久,石平发还建了一个“谷韵微公益”的微信平台,专门帮助贫困大学生。
今年6月,向杨给石平发打来电话,说学校要组织志愿者来傍海村开展“三下乡”活动,石平发听后很高兴,在他看来,经他帮助过的向杨能懂得感恩家乡,感恩老师,就是他最大的成功。
采访中,负责这次“三下乡”活动的带队老师段智恩告诉记者,他们这次“三下乡”活动,在村里待四天,这四天当中,学生们的生活开支都由石平发负责。
意外的是,当记者就这一问题问到石平发,石平发却“不认账”!
石平发说出原委,这几天,志愿者的生活开支都是他哥哥赞助的。
怎么又冒出个石平发的哥哥呢?
原来,石平发的哥哥叫石秋生,石秋生开了一家黄金茶加工厂,这几年,搭帮国家政策好,他生意做得不错,在傍海村也算是富裕户。石秋生富了不忘家乡,经常为村里做点力所能及的好事。
这次,听说志愿者们来村里开展爱心活动,又是弟弟石平发牵的桥,搭的线,石秋生毫不犹豫地赞助了5000元。
7月11日,活动结束,段智恩老师在离开湘西的路上发短信向记者感叹:“这次活动,遇到的故事真多,而且,传播的都是正能量。”
http://www.xxnet.com.cn/epaper/tjbwbb/html/2014-07/13/content_107803.htm(新闻链接)